圖4三星展出的240Hz刷新率的55英寸全高清3D電視機
LCD面板及戶外廣告牌的應用
在此次展會中,LG和三星這兩家硬屏和軟屏的代表廠商,均展出了*新的LCD面板。LG推出了全球響應速度*快的IPS液晶面板,三星則展示了*新的SVA液晶面板。LG以蘋果ipad采用其IPS面板為賣點大力宣傳,并強調IPS液晶面板視角范圍大的提點,三星則顯得比較低調。

圖5 LG展出的LCD面板
圖6LG展出的****硬屏LED
圖7LG展出的全球響應速度**的LCD面板
圖8三星展出的LCD面板針對戶外廣告,兩家都大力推出了LCD應用方案,如戶外廣告牌、機場信息廣告牌等。其特點是高清晰度、高亮度和高對比度,在日光下也能正常顯示。不過其價格也高于一般的LCD顯示產品,據三星相關人員介紹,1塊70英寸的LCD戶外廣告牌,價格約在10萬元左右。隨著近幾年LCD和LED商業顯示應用的快速發展,LCD戶外廣告牌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已應用到了餐廳、機場、地鐵、學校和酒店等。
圖9三星展出的LCD機場信息公告牌
圖10三星展出的高亮度LCD戶外廣告牌
圖11LG展出的大尺寸高亮度LCD戶外廣告牌
圖12三星超窄邊框LCD廣告牌
*薄和綠色環保的LCD顯示器
LG展出了世界上*薄的LCD顯示器,其厚度僅有2.6mm,該產品曾在CES2010上展示過。三星則展出了一款23英寸綠色環保顯示器,其主要原材料利用了回收的PET塑料,不含有害物質。至于價格,三星的工作人員告訴筆者,由于此類綠色環保電子產品在國外銷售時可以享受稅收或補貼優惠,因此和普通LCD顯示器價格差不多。

圖13三星23英寸綠色環保顯示器所用的綠色環保材料 電子紙
此次三星帶來了獨自開發的塑料和彩色電子紙。塑料電子紙為16階色,彩色電子紙只能顯示4%的NTSC色域,所用材料為塑料,并將門電路集成到塑料基板上,大小為10.1英寸。塑料電子紙和彩色電子紙的厚度分別為0.7mm和0.5mm。據三星的工作人員介紹,其電子紙均從Eink采購電泳層,然后生產出半成品后,銷售給其他電子書廠商。
圖14三星的塑料和彩色電子紙不過,三星今年推出的電子書閱讀器E6,以及將要推出的E10和E61,采用的是Eink電子紙。另外,其展出的彩色電子紙的色彩還比較蒼白。但作為電子書閱讀器未來發展的方向,一定是色彩越來越豐富,未來也許還將支持FLASH動畫。
TCL展示藍光高清DVD播放機TCL展出了藍光高清DVD播放機,這是為數不多的國內廠家設計生產的高清播放機。另外,還展出了開創的互聯網LCD電視機。
圖15TCL的藍光高清DVD播放機 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進展2010年,中國的液晶電視機銷量有望突破3000萬臺,但液晶面板生產線還停留在小尺寸生產線水平,日、韓等國家都已經將生產線提高到了10代的水平。目前中國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靠進口,面臨受制于人的尷尬局面。如何解決這一發展差距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為此,中國政府于去年推出相關政策,批準了3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建設,分別為昆山龍飛光電(FVO)的7.5代生產線、北京京東方的8.5代生產線、及深圳華星光電的8.5代生產線。但此次展會,只有LG、三星和華星光電等面板廠商參加,并沒有看到京東方和龍飛光電的身影。
昆山龍飛光電的7.5代線已于去年9月開工,占地32萬平方米,投資33億美元,主要生產32英寸~52英寸的面板,預計2011年投產,月產面板9萬片,年生產1277萬片液晶產品,年銷售收入23億美元。
京東方的8.5代生產線位于北京,占地3.7萬平方米,投資280億元,主要生產26英寸~55英寸的LCD面板和模組,預計在2011年第2季度投產,年產面板1200萬片,年銷售收入220億元。
華星光電8.5代生產線是由TCL與深超科技(深圳市國資委直管企業)共同投資的,雙方各占50%的股份,地址位于深圳光明新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占地60萬平方米,投資245億元,主要生產26英寸~55英寸的LCD面板和模組,預計在2011年第3季度投產,月產面板10萬片,年生產1700萬片液晶產品。另外,華星光電參加此次展覽的主要目的是搜集高世代生產線所需要的技術信息,招募相關技術人才。
筆者從華星光電項目組的蘇先生那里了解到,目前此生產線的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中,盡管比京東方晚開工半年,但投產的日期預計在明年10月份,只比京東方晚3個月。此生產線將生產TFTVA技術的液晶面板,主要技術為自主研究開發,但研發團隊成員主要來自韓國和臺灣。待生產線投產以后,每年的1700萬片液晶產品主要供給TCL制造液晶電視機。
2010年1~4月TCL液晶電視機的銷售為248.86萬臺,同比增長38.64%,2011年面板生產線的投產可以大大滿足TCL自身對液晶面板的需求。
由于擔心面板產能過剩,關于高世代液晶面板的泡沫風險也引發了業內廣泛的關注和爭議。中國有關部委近日表示,大陸將*多批準建立4~5個高世代廠,并且優先扶植本地項目。已經獲得政府批準的有京東方、龍騰光電和華星光電,其他企業將爭奪1~2個投資資格。
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則認為,從中國面板消費市場的發展潛力和規模來看,目前中國的高世代面板線產能可能還談不上過剩。“到2013年,中國內地的液晶電視機規模將為4500萬臺,如果按照32英寸、42英寸、55英寸各占出貨量1/3計算,至少需要6~7條8代線,而中國現在擬建的8.5代線只有4條。”因此,現在就斷言中國高世代面板線產能過剩還為時尚早。
但是,2011年以后,目前3條在建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的產能都將超過4000萬片,接近市場4500萬臺的預測需求。如果中國政府再批準2條高世代生產線上馬,這樣有可能會產生一定的產能過剩,但并不嚴重。是否上馬應該由市場需求決定,避免盲目上馬造成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同時,要防范液晶電視機重蹈CRT電視機以市場換技術和5代線虧損的覆轍。
目前業內人士認為,從資金和技術綜合實力看,廣州LG和蘇州三星等項目獲批的機會比較大。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廣州LG的機會相對更大一些。